2021-06-30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要求: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资源,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博物馆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将馆藏文物资源所蕴含的中国故事、民族精神引入学校教育,将更好地引领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以“爱国”统整博物馆资源与德育课程
确定“文化自信”之活动目标
“六朝风物”博物馆研学活动的设计,最初源自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主题教学拓展课程资源的实践思考。
博物馆通过科学、系统的展陈体系,清晰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自然脉络。
借助生动的文物,展现国家辉煌的过往和自信的当下,成为培育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
尤其对于道德与法治历史文化等相关主题教学,可说是生动的课程资源。
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博物馆研学活动理应是博物馆与学校为实现共同教育目的,相互配合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将博物馆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共同编入协作系统,利用场馆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形成功能性补偿,依托博物馆独特的资源优势,共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这正回应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诉求。
于是,在理解核心素养,研读课程的上位指南,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基础上。他们认为,“爱家乡、爱祖国”这一课程目标与博物馆资源的相关德育价值高度契合。
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是课程目标之一。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
由此不难理解,核心素养之“国家认同”与课程标准之“热爱祖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之“国家观念”的培育要求,都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加以统整。
因此,他们将“六朝风物”博物馆研学活动的目标确定为“爱国”。
即引导学生树立身份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建立国家认同,能够豪迈地说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具体而言: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欣赏研究六朝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知道文物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欣赏、探究文物,培养收集、处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增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唤起对家乡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立下强国志向。
以“对话生活”活化博物馆教学质料
激发文化探究与传承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不单是抢救被遗忘的物件,还应从不断堆积的文化消费中选择构建意义。“六朝风物”博物馆研学活动属于遗址类博物馆爱国主义研学的一部分,目前,国内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
为此,团队教师首先以合格讲解员作为结业标准,接受了“卷入式”实战培训。
随着学习的深入,原先冰冷的文物在教师眼中有了温度,他们不仅对文物产生了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探究欲望。
老师们自发地走进文物丰富的人文世界,探寻它们的前世今生。
这为他们选取活动内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实是教学的资源库,主题资源的启迪、课程资源的开发、空间资源的利用等都源于教学对生活的问询。
他们秉持着活动内容甄选应源于现实这一共识,着力寻找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教学质料。
积极对话生活,围绕“有趣·探究·传承”之活动特质,努力让文物“活”起来(见表1)。
表1 “六朝风物”博物馆研学活动主题一览表
例如,主题活动“古代建筑怎么防水”以六朝博物馆的展品——瓦当墙为核心文物,带领学生通过拓印的方式,了解瓦当的纹样;
通过“我是小瓦工”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尝试在屋面模具上铺设瓦当、滴水,并接受雨水喷淋测试。
主题活动“这碗为什么倒扣着”,老师则带领同学们从耳熟能详的镇纸入手,通过席地而坐的实验,揭示席镇的作用,由此了解六朝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正如贝奈戴托·克罗齐所言,文化遗产是过去留存在今天的碎片。
作为历史的物证,他们需要让文物以适当的方式“活起来”,与今天发生关系,从而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生关系。
他们通过变化诠释维度,释放文物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让它们变得鲜活而立体,变得可亲且可感,让学生直观感受先人的聪明才智,为祖先而骄傲。
以“4S”架构博物馆学习流程
自主体悟中国故事与精神
在具体教学中,美国圣保罗博物馆磁石学校总结的博物馆流程这一学习模式为他们提供了借鉴。
博物馆专业人员研究和策划展览时,通常采用探究、实验、解释和展示四个阶段。
博物馆流程这一学习模式基于这四个阶段,以学习者主动学习为特点,其本身也是一种与学生一起创建展览,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解释、展示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工具。
“六朝风物”是面向广大青少年,突破了学校、年级、班级限制的研学活动。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他们依托上述博物馆流程,制定了“4S”活动流程(见表2)。
"4S”取每个环节关键词的拼音首字母(生活、深度、实践、思索)。
活动流程以螺旋轮的模型,阐释学生通过“链接生活、馆内参观、深度体验、反思总结”四个步骤,完成博物馆学习的原理。
即通过与博物馆文物关联度极高的生活场景和物件,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大胆提出问题;
之后,通过探究、实验,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立下强国宏志。
以“思维与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夯实文化自信之思想根基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设计上,他们借鉴了认知学徒制。
这种教学方法认为,学生的学习不能脱离相关知识应用的文化背景,否则容易导致学生只能获得无法应用的惰性知识。
认知学徒制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和布朗等提出。
被视为一种教学模式或学习环境,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但是,认知学徒制有一个主要的缺点,即大多数学校无法接触各种学科的专业人员。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对认知学徒制进行了改进。
即在博物馆研学活动中,立足不同的学习环节,确定了“示范、辅导、脚手架、表达、反思、探索”等基本的教学方法;
并根据不同角色的作用,明确了适合主讲人与志愿者使用的不同的活动教学方法(见图1)。
以“六朝的信封什么样”主题活动为例,在“生活链接”环节,主讲人负责“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意愿:
“为了保密,现在我们写完信都用信封。六朝时,人们用什么来确保书信、文书的安全呢?”
于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馆参观。
在“实践探究”环节,主讲人负责“示范”和“脚手架”。
演示“木封检”是如何使用的,将其内部过程和活动外显化,借助图片、文字等为学生提供支持。
依托认知学徒制,他们明确小学博物馆研学活动必须凸显“四个性”:
教学情境真实性、
教学过程生成性、
学习共同体建设性、
教学序列循序渐进性。
在这一过程中,诸如木封检等文物变得鲜活起来,向学生展现了古人精巧的生活智慧和创造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这样的爱国教育更具思想性,充盈着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究,指向的将是真正的内化与认同,帮助学生夯实厚重的文化自信根基。
“六朝风物”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开发与实践,让他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博物馆资源的育人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切实推动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