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疫情过后 旅行社的挑战与机遇(一)
2020年,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从1月23日起,中国整个旅游行业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1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暂停所有团队旅游及“机+酒”旅游产品。1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包括出境游在内的所有团队游及“机+酒”服务暂停,可以说“从24日开始,所有旅游社都在忙着处理退团退款以及大量的由于退团带来的善后问题。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是一种现代服务业,还是一个以人的流动为基本特征的产业,旅游业高度依赖于外部环境,因而有其敏感性,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反映很快,一些突发性事件影响最大的就是旅游业。反观这次的新冠疫情,旅游业总体呈现出:响应很快,冲击面广,受创深重,影响深远等特征。封城、封路、封村等全面阻隔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也使得旅游业基本上旅游客流全面阻断,旅游业基本停顿,旅游经济业绩断崖式下降、旅游企业几乎全面停业。旅游业的损失大于其他一般行业。这里,我们来看几组数据,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 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 元,同比增长8.2%,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4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5万亿元。然而2020年到目前所有的数据几乎全部归零,而全年的数据估计也是羞于见人的,全国旅游业预计今年损失接近3万亿元。作为旅行社来说,损失也不可谓不大,春江水的暖与寒,自知就行了,不再赘言。
如果说旅游业整体身体健硕,具备一定的免疫力和竞争力,赶上了这波疫情,短暂的休养生息,倒也无所谓。但恰恰又赶上了这几年的系统性调整,可谓沉疴过重、大病未愈,经不起任何风浪。即便没有这场疫情,很多旅行社已经在思考如何应对旅游寒冬,如何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在我们看来早晚得变,穷则思变,推陈出新,这是经济发展规律。说句没心没肺的话,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而这次疫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加速了我们的变革的速度而已。从积极正面的方向来说,这次疫情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那么,面对疫情,旅行社究竟该如何“自救”呢?通过跟很多同行沟通发现,现在旅行社普遍的做法就是一方面,加强员工的业务能力培训,另一方面,旅行社带领员工变身电商达人,开始在网上卖货。在我们看来,这些方式方向都是对的,但是不是每个旅行社都能去效仿和落地操作?下面,根据我们多年的从业经验,说说我们的看法。首先,要想知道未来如何应对,我们认为要先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怎样才能有的放矢?
疫情过后的几点猜想。
一、周边一日游两日游会异常火爆
可以预见,疫情后,利用周末1-2天的本地游和周边游将快速崛起。被封城这么久的武汉市民会因为这类景区路程近、时间可控,消费过程轻松便捷, 蜂拥向这些景区。武功山的开园首日火爆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二、出国游市场回暖缓慢
本次新型冠状型肺炎,虽然中国国内已经有了很好的抑制势头,但是其他国家的疫情却有了上升势头,另外即便中国没有了疫情,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还是会有一段时间的观察期,不会那么快的接受中国游客。另外,如果国外疫情没有消除,国人也很难出国旅游。
三、旅游消费格局生变
自然类观光游必将率先回暖,文化类、娱乐类、场馆类的观光游和研学游恢复缓慢;乡村度假游、康养旅游将持续性增长。团队旅游、长线旅游包车、旅游专列、旅游包机等恢复较慢,以家庭组团为主的自驾散客游恢复较快。疫情还会改变人们对文旅产品的选择,人们会更多的选择有体验性、有参与度的“真正的度假”,而不是来回穿梭、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以老中青(少)三代为单位的出游组合比例将大幅提升。旅行社的生力军——老年人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会趋于品质游,毕竟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道的人,至少很多事情会看淡一些,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四、旅行社将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
涉旅企业遭遇最寒冷的“冬季”,眼前也将是最煎熬的时期。大量旅行社的压力不仅来自春节退团的损失,更来自停业期如何自保能坚持到疫情过去。会有一些同行因为房租、工资等付不起而裁员,也会有同行因为负担重、没有营收支撑而倒闭。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的旅行社,将重组并购那些有潜在优质客户群和良好合作渠道而经营上却又举步维艰的旅行社。
五、供需失衡、旅游产品的问题凸显
旅游产品结构失衡、旅游供给和需求“错配”的问题将更加突出。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旅游需求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康养旅居度假等需求转变。一些旅游缺少实质性内容。在“吃住行、游购娱、险奇情”等方面缺乏好的内容体验。下阶段,重点是打破“观光旅游产品多、休闲体验游产品少;硬产品多、软产品少;美景多、文化内涵缺失”的瓶颈,优化供需结构,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七、康养旅游成热门
一场疫情,人们对健康更关注,康养旅游势必迎来井喷式增长。以乡村旅游、度假、康养旅居为代表的康养旅游将成为发展方向。伴随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环境等问题备受重视,加上国家全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美好生活”建设,康养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话题。当前已进入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时代,人们愈加的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康养旅居度假作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康养旅居度假也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成为旅行社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八、夜间经济盛行
红红火火的“西安年”、惊艳四方的故宫“上元之夜”,一系列夜游产品引爆市场,标志着“夜经济”消费兴起。繁华的夜间经济,既是城市活力的象征,也顺应着市民的期盼。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游客国内旅游的平均时长在3天左右,人均停留时间为2.03晚,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夜游开始逐步释放颇为“可观”的市场潜力和能量。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夜间旅游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
九、智慧旅游加速文旅升级5G时代,将催生旅游行业无限的想象力,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消费模式将带动在线旅游行业实现新一轮高速增长。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数字科技正在全面融入旅游产业。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旅游供给和旅游消费方式,促进了旅游商业模式的改变。现在,多元、跨界发展成为各个业态的主旋律和风向标,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新阶段,未来旅游业线上线下融合生变、OTA与传统企业竞争加剧。此外,借助于大数据,行业管理部门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了解游客需求,整合旅游资源,从而有效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十、更多旅行社从事专业托管运营景区
现如今,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盛行,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旅游市场,旅游地产,旅游景区,但是建完景区以后如何管理,如何销售,客从何来,利从何来,这都是现在众多景区面临着的最大的问题。而旅行社经历此次疫情重创以后,需要拓宽产业链,一个会集客,一个需要集客 ,双方的合作会水到渠成。诚然,旅行社并不完全具备景区营销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旅行社是与旅游C端接触最密切的人,旅行社转型做景区运营托管具有先天优势。
十一、跨界融合发展成新趋势
旅游产业的多元和跨界融合,能够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交叉,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产业体系。通过旅游、文化、体育、医疗、养老、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消费的“马车”拉动效应,有利于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用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魅力包装 、释放旅游,用特色、大众化的产品丰富拓宽旅游,通过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就可以弥补旅游业的短板,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多业态的支撑,全域旅游就是空中楼阁。未来就是要通过实施“旅游+”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教育、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通过“旅游+”做好全域旅游文章。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看到,疫情过后,很多人会忙着找工作或者正常复工,然后开始工作、赚钱,工作、存钱,不会一如既往地花钱享乐,所以文化旅游消费会被很多人优先舍弃。因此,上半年想出现旅游业的“井喷式高峰”,不能盲目乐观。旅游行业恢复理想状态将会延迟到下半年。
综合以上可能,旅行社未来又该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请观阅《疫情过后 旅行社的挑战与机遇》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