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8
研学旅行,是目前一种新型的教育衔接模式,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在2018年的初春,重庆枫叶国际学校的16位学生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
集结清华做功课
1月30日上午,为期两天的“文化寻力·未来学者”项目之“中美研究工作坊”在清华大学甲所会议室拉开帷幕。
“甲所”系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琦教授的故居。在教育先驱梅琦教授生平事迹的洗礼下,同学们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进行了一番深度学术交流与探讨。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岳永逸教授、清华大学陈哲博士等分别从世界格局与发展、公民礼仪养成和中美课堂教育的差异与学生自我发展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展开了探讨。
通过讨论,16位“未来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元角度分析,不断窄化,做好了自己此次研学之旅的选题,带着自己的初步研究方案,心怀憧憬与期待,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品味美国文化
对一个地方文化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融入到这个文化领域,并以居民的身份去进行感知,通过浸入式的视角去观察与感知。
在为期两周的美国之旅中,同学们都入住当地热情淳朴的寄宿家庭,融入家庭的亲子活动,体验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还深入到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访问过的一所高中——华盛顿州林肯高中,与当地学生结为影子伙伴进行学习。
“美爸美妈”们的户外烧烤和远郊骑行,微软公司的科技体验,波音公司的航空器观摩,原汁原味的美式课堂,影子伙伴的结伴学习等一系列丰富的日程让同学们从各个方面体会到了美国本土文化的多姿多彩。
而“未来学者”们从未停止他们思考的步伐。在林肯高中,同学们一次次的课堂交流探讨和课下与当地老师的实践互动,让他们的选题更加细化,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清晰。
在美国过中国年
在美国过中国春节是一番什么体验?美国人眼里的中国春节又是什么样子?
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的见证与发展也是此次美国之行的主要议题之一。十分荣幸,我们的“未来学者”们受邀参加了华盛顿州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节文化集会。借着这场文化盛宴,同学们体验了一番异国他乡的中国春节,也在这场文化盛宴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学们负责中国文化工作坊的布置、讲解互动以及春节文化晚会的部分节目的表演,通过向当地人展示、讲解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元素,如象棋、书法、剪纸、皮影等,让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具体和直接。
在节目表演环节,重庆枫叶国际学校高颖杉同学的京剧表演,钟馨逸同学的葫芦丝和巴乌独奏,蔡琦琦、刘珂文、赵柯樱同学的民族舞蹈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掌声。
然而,这跨越太平洋的掌声,无疑是对这次研学旅行活动的最好褒奖。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些活动,使自己的观察力、研究力、领导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校方负责人表示,枫叶国际学校一直致力于中西方优质教育理念的融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就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融汇的有益尝试。